路漫漫其修远 吾将上下而求索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方法所 利明泽
怀揣为国家地质调查事业挥洒青春汗水、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2019年6月毕业后我进入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工作,成为一名海洋地质工作者。在入职不久后,我便有幸能跟随“奋斗四号”船出航执行科考任务。这次的出海经历却是一次性解决了我对这份工作的懵懂,更加体会到其中的不易,也更能理解“海洋地质调查”这几个字的深意。
6月30日,带着激动与敬畏之情,我的海上科考之路起航。从那刻起,我便开始接受来自大海的种种考验。第一个考验便是从晕船开始的。听前辈们介绍说,几乎每一个出海的人都会晕船,也就偶尔一两个体质好的、晕船反应不大的。晕船的感觉那是相当难受,扛不住也没有下船歇息的可能,因为那得等到一个月后靠港。但作为海洋科考人员,海上作业任务紧,人员少,现实已经容不得我还有喘息的念想。幸运的是,所经历的一切,都有优秀的海洋地质科考团队为我出谋划策。面对这种来自大海对人体最基本的挑战,前辈们都笑称自己是“过来人”,他们都像使出自己看家本领一样,为我提供各种度过晕船期的方式,或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忙分担我的一些工作。在我看来,大家给予的关心和温暖、船上其乐融融的氛围,就是最好的晕船药。
在我原本的认知里,晕船已经是大考验了,没想到它在科考之路上变得这么不值一提。随着对这次科考之路的持续深入,我逐渐体会到,每一项海上作业的任务都并不容易。大海的不可预知的风险多,时刻都考验着我们独立应急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航行过程中,由于风浪和水压的影响,设备在水下会出现各种状况,因此设备故障、规避障碍多事家常便饭,这对科考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考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专注,确保每一台设备运行正常以及航线的正确。在种种考验面前,调查部前辈们对新进人员关爱有加,悉心的指导以及一次次的应急实践让我尽快掌握应对海上各种情况的技巧。就在航次工作将近尾声的时候,技术负责在检查航次采集的数据时,发现有一段测线数据质量不佳,离开重新规划船舶行驶路线,重测该段测线数据。所有人员高度重视,全力配合,认真负责地完成数据采集工作。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浮夸和马虎,一份高质量的样品数据、成果报告是以大量的海底实验观察和严谨的记录分析为依据的。这不仅要求科考人员认真负责,还需要具备奉献精神和拳拳爱国之心。
大海的不确定性、难以捉摸给这份工作带来了紧张的色彩,我们沉浸于处理各种突发的状况,大家一起忙活,却悄然不知时间已经飞逝而过。但是到了夜里,大海又如同母亲哄着怀里小孩入睡一般温柔而沉寂,此时就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海上工作者无法陪伴家人,内心非常惦念。从家人发来的照片里,我“看”出了欢声笑语,也“印”在了我湿润的眼眶里。抬头望去,海上的夜晚一片漆黑,只有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陪伴着深夜未眠仍守候在仪器旁的科考人员。快乐与牵挂伴随,忙碌与寂静伴随,欢笑声与海浪声伴随,尽管有时内心备受煎熬,可是为国家事业奉献的信念给予我们力量,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大家坚定地选择了坚守岗位。这种默默守候,就是海上科考人员最大的奉献。
从这次的科考任务中,我深切明白到,地质工作者一遍遍咬牙坚持,一次次接受挑战,一声声家人叮咛,都是来自于一代代的地质人充分发扬“三光荣”精神,“四特别”精神,“李四光”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奋勇前进的初心与使命。作为新时代的海洋地质青年人,我们生逢其时而又肩负重任,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要牢记新时代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继承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优秀品质,传承和弘扬“三光荣”精神,认真践行地质工作者“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代地质文化,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勤学苦练,增强地质工作能力,不断推动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研究取得新发现和新突破。我要争做思想上的奋斗者、学习上的奋斗者、行动上的奋斗者,成为海洋地质调查事业中一颗拧得紧、用得力的螺丝钉!
最后引用地质人的一句深情“表白”:热爱地质,寄情风景,高山为伴,风雨无悔。要丈量陆地,就一步步迈;要探索大海,就扬帆起航;未来再远,也要乘风破浪去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