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自然资源部迅速启动地质灾害防御三级响应,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闻令而动,向险前行。首批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于震后2小时抵达石棉震区,迅速融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体系,投入到抗震救灾一线工作中。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专家工作组第一时间深入震区,中心党委书记牵头技术保障组精心编制详实资料图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四川省直机关工委、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等多部门的密切协调下,中心相继派出由23位专家、7台车辆,4台无人机组成的3个专家工作组,奔赴石棉、泸定、汉源、天全等地震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面对余震频发、道路中断、山体崩塌等诸多不利和危险因素,中心专家工作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毅然决然向灾区挺进。石棉专家组于震后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历时12小时,徒步30余公里,最终进入距离震中最近的幸福村、跃进村,利用专业知识和高精尖设备紧急展开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工作。泸定县专家组结合地形和水量特征,科学研判湾东村堰塞湖影响范围有限,难构成重大险情,为指挥部科学调配救援力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部、省领导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兄弟单位的通力配合下,中心各专家工作组圆满完成了震区次生地质灾害首轮排查任务,为保障救援顺利进行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救灾过程中,中心专家工作组有力落实省部联动救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地质调查专业优势,在前期调查重大隐患40余处、现场会商研判40余次的基础上,及时向四川省“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提出泸定县城小学后山崩塌等重大灾害隐患点处置的专业应急处置建议。与此同时,工作组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本次地震参数特征,及时总结和研究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为灾后重建中的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了重要科学参考。
成都地调中心主任李军在震中磨西镇参加前方指挥部现场会
成都地调中心专家工作组穿越王岗坪乡大岗山崩塌危险区
成都地调中心专家工作组操作无人机航拍大岗山库区灾害点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