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哈尔滨中心”)大兴安岭山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近日以优秀成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组评审。
该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转制后首批地质调查二级项目,也是首个进行成果评审并取得优秀的项目。哈尔滨中心党委高度重视项目成果质量,组建精干的技术团队,以解决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为切入点,以成果转化应用为落脚点,着力科技创新,革新技术方法,在摸清生态本底、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构建体系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通过三年努力,项目组基本查明大兴安岭地区生态地质条件、生态地质问题及主控因素;查明林草湿空间变化规律,揭示其驱动因素;划分生态地质单元和成土母质单元;形成了高纬度高寒地区生态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编制了《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区生态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系统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森林、沼泽的相互依存和协同演化机制;探讨冷生条件下地球化学元素在基岩-成土母质-土壤之间迁移转化关系;选取成土母质与土壤、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生物资源等4类要素11个因子,利用变异系数法进行生态地质脆弱性分区和评价;形成高密度电阻率二维+三维技术在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和冻土下限识别方法;出版《大兴安岭地区生态地质图集》;在松岭区圈定富锌清洁农田1.2万亩。这些成果为大兴安岭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和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和参考,将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项目野外工作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