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2022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技术支撑工作部署,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聚焦地质灾害“隐患在哪里”“结构是什么”“风险有多高”等关键科学问题,探索构建以DEM识别、遥感和野外核查为主线的地质灾害精细化风险大核查工作技术方法体系,精准支撑服务榆林市汛前地质灾害大核查,摸清地质灾害底数及风险。
核查采取“现代科技+人力资源”相结合、“天空地”三位一体模式,利用InSAR技术、高精度DEM和遥感影像有效识别地质灾害危险坡段,试图解决“隐患在哪里”;采用专家、干部、群众相结合,专家为主的核查模式对群众报险报灾点、在册地灾隐患点、InSAR识别地表变形区段、DEM识别危险坡段等逐一进行现场核查,努力解决地质灾害隐患“结构是什么”“风险有多高”;为精准摸清地质灾害风险底数,以自然村为单元,县域范围全覆盖,确保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核查野外数据采集无纸化、信息化,现场核查时在手机APP上在线填写地质灾害风险信息,实时上传提交至“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调查平台”,实现了野外工作的同时自动生成地质灾害风险数据库。
通过西安地调中心积极发挥技术优势,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米脂县累计投入专家、干部、群众642人,运用该技术方法体系核查26个乡镇,427个行政村,识别并现场核查了地质灾害风险点,结合实际划分风险等级,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移交市、县、乡镇各级政府,为地质灾害有效精准防控打下坚实基础,打造了榆林市地质灾害风险大核查“现代科技+人力资源”相结合示范样板。
现场核查